发布时间:2025/3/24 22:31:01
参赛组别:院校组 College group
申报项目名称(中文):泗滨浮磬
申报项目名称(英文):Reverberant Riverine Lithophone
申报单位(或个人):青岛理工大学-解浩南(指导教师:于红霞)
项目实施状态:未落地/无实物 Not landing
综合介绍或申报理由:
“泗滨浮磬”光艺术装置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奇石文化园为背景,深度融合奇石文化与现代灯光艺术,打造一个集视觉、听觉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艺术空间。通过有机玻璃管造型阵列与可变色 LED 灯珠的巧妙结合,展现灵璧奇石的独特魅力,同时利用声音传感器实现人与装置的互动,让参观者在欣赏奇石文化的同时,感受科技与艺术碰撞带来的震撼。
项目缩略图:

主要参数:
1.主体造型阵列:
以高低错落的方式搭建有机玻璃管造型阵列。玻璃管的长度从[X]米到[Y]米不等,直径在[Z1]厘米至[Z2]厘米之间变化,通过特制的金属连接件或定制的亚克力支架固定,确保结构稳定。部分玻璃管垂直于地面,部分倾斜或弯曲,模拟奇石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姿态与堆积状态。
在造型布局上,借鉴灵璧奇石展览区的布局思路,划分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有其独特的主题与风格。例如,“灵璧石韵”区域,玻璃管密集排列,形成厚重的石墙感,灯光缓慢闪烁,仿佛在诉说古老的奇石故事;“磬音逸响”区域,玻璃管较为稀疏,呈旋律般的曲线排列,当互动触发时,灯光如跳动的音符在管间流淌。
2. LED 灯珠系统:
每个玻璃管内部安装可变色的 LED 灯珠。这些灯珠采用高亮度、低能耗的型号,具有丰富多样的颜色变化能力,可通过 DMX512 控制器或类似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灯珠沿着玻璃管内部呈线性或螺旋形排列,保证光线均匀分布且无暗区。
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玻璃管两端设置特殊的光学透镜或散光罩,使光线在射出时产生柔和的边缘过渡,避免眩光,并扩大光照范围。同时,考虑到防水、防尘与耐用性,对灯珠及其电路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在户外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3.声音采集设备:
在奇石文化园内特定区域设置多个高灵敏度的声音传感器,隐藏安装在靠近奇石展品或互动体验点附近。这些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敲击石头产生的声音,无论是轻轻敲击的清脆声,还是用力捶打的沉闷回响,都能被有效采集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
4. 信号处理与转换:
控制中心接收到声音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通过音频分析算法提取声音的特征参数,如频率、振幅、音色等。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利用预先编写的程序逻辑,实时控制 LED 灯珠的颜色变化与闪烁频率。例如,高频清脆的声音对应明亮且快速闪烁的冷色调灯光,如淡蓝色、浅紫色;低频沉闷的声音则引发暖色调灯光的缓慢呼吸式闪烁,如橙色、红色,以此模拟奇石在不同敲击力度与方式下的“光影回应”
创新要点:
1.模拟奇石形态:整体造型以灵璧奇石为核心灵感源泉,从宏观的整体轮廓到微观的细节处理,都尽力还原奇石的天然之美。玻璃管的弯曲弧度、转折角度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都借鉴了灵璧奇石独特的形状特征,有的如卧虎盘踞,有的似苍鹰展翅,有的像层峦叠嶂,使观众在远处即可感受到强烈的奇石文化氛围。
2.层次丰富多变:通过高低错落的布局与不同长度、直径玻璃管的组合,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游客在环绕装置行走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视觉焦点与光影变化,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奇石迷宫之中。近看时,每一根玻璃管内的灯光效果都清晰可见,可欣赏到灯光在玻璃管壁反射形成的绚丽光影纹理;远观时,整个装置又融为一体,成为文化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周边的奇石景观相得益彰。
3.动态光影韵律:借助可变色 LED 灯珠与互动控制系统,装置呈现出富有韵律感的动态光影效果。在不同的声音触发下,灯光的颜色渐变、闪烁频率变化以及流动方向都遵循着一定的节奏规律,如同为奇石赋予了生命与活力。这种动态光影韵律不仅增强了装置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声音与光线之间的奇妙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灵璧奇石文化的感悟与理解。

申报单位(或个人)介绍:
申报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是山东省建筑领域重点教学科研单位,拥有建筑学硕士、博士授权点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秉持"绿色·智慧·人文"的设计理念,在光环境设计、低碳建筑技术、数字化建造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照明设计专项课题,参与《城市夜景照明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与海尔、海信等企业共建智慧照明联合实验室。学院注重产学研融合,近三年在国内外照明设计竞赛中斩获20余项奖项,为本次申报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持与技术保障。
设计师介绍:解浩南
解浩南,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硕士研究生(师从于红霞导师),主攻绿色建筑光环境设计与智能照明技术。
技术专长:熟练掌握DIALux evo、ClimateStudio等光模拟软件,擅长将BIM技术与照明设计融合
秉持"以光为媒,重塑空间叙事"的设计哲学,致力于通过创新照明技术实现人文关怀与零碳目标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