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3/25 22:54:19
参赛组别:院校组 College group
申报项目名称(中文):薄翼流光
申报项目名称(英文): Thin Wing Flowing Light
申报单位(或个人):青岛理工大学-刘森、王宇航、郭诺(指导教师:于红霞)
项目实施状态:已竣工/有实物 Completed
项目地址:青岛理工大学
完成时间:2025-03-25
综合介绍或申报理由:
“薄翼流光”灯具设计以“自然与科技的共生”为核心理念,灵感源自蝴蝶翅膀的灵动形态与光的流动韵律。灯具采用超薄航空铝镁合金或纳米亚克力材质,厚度仅3-5毫米,表面经哑光磨砂与渐变镀膜处理,呈现柔和漫反射光效;内部集成可编程LED动态流光系统,支持无极调光调色与智能交互,通过微芯片控制模拟蝶翼振翅、水波荡漾等光影艺术。其模块化设计可灵活组合为独立灯饰或大型装置,适配家居、商业及公共艺术空间。搭载柔性光导技术与静音节能驱动,兼具均匀照明与低能耗特性,同时融入环境光感自适应、语音控制等智能生态功能,传递“光随自然律动”的沉浸体验。设计融合极简美学与可持续理念,以95%可回收材料与长寿命结构践行环保,定位轻奢艺术照明市场,重新定义光作为空间艺术与情感载体的双重价值。
项目缩略图:

主要参数:
“薄翼流光”灯具设计主要参数包括:灯体采用3-5毫米超薄航空铝镁合金或纳米亚克力材质,重量≤1.2kg/m²;内置可编程LED光源(功率18W,寿命≥50,000小时),支持2700K-6500K色温调节与RGB全彩动态模式;搭载智能变频驱动模块,运行噪音<20分贝,能耗较传统灯具降低40%;模块化单元尺寸30×30cm,支持磁吸拼接扩展。
创新要点:
聚焦于超薄动态光影技术:通过微芯片控制柔性光导系统,结合微透镜阵列实现无影均匀照明,并模拟蝶翼振翅、流水波光等自然律动效果;首创“环境光感-用户行为”双模交互,支持手势感应、语音控制及自适应调光;采用95%可回收材料与低碳工艺,融合艺术形态与生态科技,重新定义轻量化智能照明与空间美学的融合边界。
申报单位(或个人)介绍: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乡规划学系、风景园林学系,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生们曾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累计获奖600余项。
刘森,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2022级,担任班级学习委员、院学生会干事,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学生称号,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曾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秦创原“专项挑战赛国家级银奖等多项学科竞赛及科创竞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