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8 16:58:15
申报项目名称(中文):溧阳天目湖夜游画廊亮化工程
申报项目名称(英文):Liyang Tianmu Lake Lighting project of night tourt
申报单位名称(中文):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名称(英文):The Desig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 Architecture, China Academy of Art Co., Ltd.
项目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核心景区
设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江苏融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深圳市金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目照明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江苏天目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天目湖核心景区入口位于北岸天目湖宾馆广场,一览两山夹一湖的旖旎风光。之前,景区内整体灯光经过一轮建设,其中天目湖宾馆、富子宾馆等建筑载体灯光以暖黄光为主,亮度整体过高,与周边景观视觉感受差距过大;太公山、马鞍山等山体也设置有灯光,光色以暖白光、蓝色光、紫色光,色彩光各占一个山头,不能做到统一协调;远处山体则缺乏灯光形成暗区,黑乎乎,整个景区的观景通廊不能被打开,缺少层次。随着乡村旅游,民宿的兴起,两岸环湖公路溧阳1号公路,景詹大桥的贯通,白云深处有人家,灯光尽头是人们的诗和远方。夜晚需要光影照耀烟火气,天目湖夜景面临从1.0到2.0的升级换代,在原有基础灯光上重塑再造成为本次设计的重点。
项目缩略图:

项目宣传视频:
照明技术指标:
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遵循绿色照明概念,选用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LED灯具近8800套,能耗约为600KW,并进行了多测效果模拟、试灯试验;沿堤岸线灯具采用防眩光技术,通过控光减少灯具溢散光,减少光污染,给游客提供舒适的光环境,融合了舞台灯光与景观照明结合的控制系统,通过夜景展现出“天目传情光为笔,画眉深浅有若无”的画境。
节能措施及效果


节能措施及效果:
LED节能灯具采用节能环保的LED光源,同时本工程采用智能时控系统,设置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通过对不同季节亮灭灯时间的控制,确保照明效果的同时避免浪费电量,有效节约电能。
本工程在供配电设计时选择合适的线缆截面积减少电能输送的线路损耗,合理平衡单个开关电源的功率、带灯距离以及线路压降之间关系。
照明设计创新点:
整个天目湖景区载体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夜游设计不仅要让景区亮起来,更要让当地文化再活起来。山水是一个背景,“画眉深浅有若无”,旨在打通两岸环线,对区域内环湖夜景进行二次提升。“天目传情光为笔”,近处可达的景点需要构筑形成节点。光影表达当地传说故事等人文元素,充分挖掘“太公钓鱼线”“慈母手中线”“自在清音弦”等文化脉络,赋予山水空间独有的“情感”。
在山体照明设计上,拒绝大面积铺光,合理的立杆投光角度,统一整体光色,我们将湖面中亮度最高的太公像、状元楼(阈值一级亮度60-120cd/m2)作为参考,山体亮度调低一个亮度等级。 沿山主要抓住最高峰,景观层次最丰富的前山,中山和后山,从山势,分三到四层布局,每层长度约180-220米之间,间隔15-30米交叉布置,采用120W LED投光灯,以一杆多灯的形式,均匀布置,形成此起彼伏,层次分明的灯光效果。堤岸线是山水的交汇点,采用投光的方式,沿着水面起伏变化的转折点,采用36W LED插泥投光灯,多点投光,光影沿岸,水光交错,铺陈进进出出,明暗交错的堤岸线。通过数字喷泉、水幕投影、智慧控制等技术手段打开游客的感官体验,充分沉浸在天目湖自然风貌与文化脉络之中,感受自然山水带来的兴奋感。
围绕山水的灯光设计首要应该讲究最自然的呈现方式,以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力求以最小干预的方式,重塑天目湖山水夜景景观。摒弃色彩光,统一亮度标准,统一色温标准,把整个景区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山体的体积,采用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变化手法,从山水空间提取天际线、树冠线、堤岸线等空间结构,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精确布光。
项目实际运行评价:
位于天目湖核心景区的溧阳天目湖夜游画廊亮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的共同努力下,坚持整体性规划,精细化打造,标准化施工和规范化运作。项目在设计创意、组织施工、效果呈现等几个环节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远山眉目传情,星星点点、忽明忽暗,以最自然的光色展现出层次分明的湖光与山色。通过灯光的重新塑造,整体提升天目湖核心景区的夜间气质形象,助力天目湖文旅夜游经济焕发新的生命力。现阶段工整体亮灯正常,灯光控制智能化,运营维护便捷,管理方便。总体而言,项目当前运行过程中,前端效果理想,后端控制流畅,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获奖情况:
无
申报单位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室内装饰设计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市政行业专业乙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展览工程一级资质,可承担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及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2014年企业正式通过了ISO9001、ISO14000、GB/T18001三合一体系认证,2019年企业通过3A认证。
我院依托中国美术学院雄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学术滋养,以我国第一个环境艺术系的学术目标为宗旨,通过“依托学院、服务社会”的总体运作方针,利用学院强大的人才力量和优势的学科组群,使设计院具备了全方位的民族化、国际化、时代化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氛围。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研究总院已形成15个设计分院、4个外地分院、4个中心、3个直属工作室。每年承接上千个项目。拥有各类注册师140多人,中级以上职称70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级别以上200多人。人才实力雄厚,而且拥有一批影响行业发展的知名设计师。
创业至今,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下,在自身不断探索努力下,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技术和创作积累,建成项目均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企业先后被授予“优秀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企业”﹑“年度经济发展工作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设计完成的优秀项目也层出不穷,多项作品获国际、部级、省级、市级大奖。
今后,设计院继续守正创新,牢记使命。将以“五位一体,融合设计”为思想核心,实现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和公共艺术多专业的融合和产业延伸。以“时尚的理念、完美的图纸、至诚的合作”为服务宗旨,以东方艺术学为学术支撑,以推动社会创新为己任,坚实地向更为高远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