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光棱·幻影森林》——2025神灯奖优秀设计奖

光艺术装置&多媒体艺术设计 Light Art Installation&Multimedia Art Design

发布时间:2025/3/16 0:01:55

参赛组别:院校组 College group

申报项目名称(中文):《光棱·幻影森林》

申报项目名称(英文):《Prismatica Lumina》

申报单位(或个人):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王毓春、廖丹;四川美术学院-张永锋、张海

项目实施状态:已竣工/有实物 Completed

完成时间:2024-11-30

综合介绍或申报理由
《光棱·幻影森林》是一件融合现代科技与自然美学的灯光艺术装置作品。灵感源自于对未来城市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畅想,通过几何造型与灯光效果的巧妙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梦幻与科技感的艺术空间。 装置由多个三角形框架构成,每个框架内部都精心设计了独特的几何图案。在夜晚,光线沿着框架线条流动,形成犹如光之棱镜般的视觉效果,仿佛将观众带入一片充满未来感的幻影森林。灯光的动态变化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还营造出神秘而沉浸式的氛围,使人们在光影交错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作品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观众可以穿梭于这些光棱之间,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从而引发人们对空间、自然和科技之间联系的思考。
项目缩略图
设计图
实物图/实景图
项目宣传视频
创新要点
灵感阐述:未来城市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畅想
《光棱·幻影森林》的创作灵感深刻植根于对未来城市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畅想。这一构想不仅前瞻性地回应了当代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更以一种充满诗意与希望的方式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蓝图。
1. 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高楼大厦林立,自然空间被不断压缩,人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逐渐远离了自然的怀抱。这种疏离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在心理和情感层面造成了深刻的隔阂。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重新引入自然元素,成为当下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2. 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智能建筑、绿色能源、垂直农业等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城市与自然的融合不再仅仅是理想化的愿景,而是逐渐可及的现实。通过科技手段,我们可以在城市中创造出兼具功能性和美学价值的自然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光影艺术的表达
灯光艺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能够在视觉和情感层面上深刻地影响观众。它不仅可以塑造空间,还能传递信息、唤起情感。《光棱·幻影森林》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独特的光影效果,将未来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具象化,使观众能够在艺术的沉浸中感受到这一理想状态的魅力。
4. 作品的具体呈现
在《光棱·幻影森林》中,三角形框架象征着城市建筑的几何形态,而内部的几何图案与灯光布局则融入了自然元素,如植物的生长纹理和水流的动态轨迹。不同颜色灯光的流动和闪烁,模拟了自然界的呼吸节奏,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仿佛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在城市中悄然复苏。作品采用RGBW的灯光色彩模式,通过编程控制,按照预设的模式闪烁,模拟水流、风吹等自然现象的动态效果,像水流一样在框架内缓缓流动,或者像风吹过树叶般闪烁,使观众感受到自然的律动和生命力。
作品旨在激发观众对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互动体验,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美感,更能够意识到自然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启迪,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申报单位(或个人)介绍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始建于2001年,历经重庆师范学院海莱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等发展阶段,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更为现名。 四川美术学院前身是1949年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南下重庆,在九龙坡区黄桷坪成立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1953年,由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归国艺术教育家1940年在成都成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美术、设计类学科并入,组建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招收4年制本科,成为当时全国五大美院之一。学校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5阿拉丁神灯奖